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 重庆交通大学多措并举确保2012届毕业生顺利就业
今天是:
重庆交通大学多措并举确保2012届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是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准确把握就业工作形势。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召开了党委常委会、校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国务院、教育部、重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准确研判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结合学校实际,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想方设法让政策在学校落地开花。
二是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就业工作策略。2011年,学校传统“用人大户”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因全国高铁大面积停工导致大幅度削减用人计划,给路、桥、水、汽、管等传统优势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困难。鉴于此,学校加大了与中建集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冶集团及各省路桥公司的联系,不仅就业需求没有出现下滑,反而比往年的需求信息更加丰富。学校财经管理类、信息类、外语类等专业也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了设立专业方向、加强校企合作等就业工作思路的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加大就业教育指导力度,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坚持就业指导教育进课堂,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业学》等课程,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更新和改进,深化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开通全国大学生卫星专网、开发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软件、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举办就业辅导讲座等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教育、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将毕业生就业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及活动方式,深化教育效果,通过以学校“铺路石”精神为内核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是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专门按不足400人生均130元、超过400人生均100元的标准给各学院划拨了就业市场拓展专项经费。各学院积极走出校门,分赴甘肃、河北、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开拓就业市场,收集500余家用人单位信息;继续加大与友好单位的合作力度,与apl、富士康、重庆对外经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近200名毕业生通过这些项目成功签约。截至12月13日,为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5142条。
五是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意向,办好校园中小型招聘会。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之初,学校就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就业意向的摸底调查,着重对毕业生求职地域、求职单位要求、期望起薪及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汇总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在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时根据学生意愿有针对性地做好了毕业生推荐工作,在推荐过程中力争做到“人职匹配”。同时,继续推行招聘活动专场化、小型化、信息化,积极做好全校相关学院分专业专场招聘会的组织筹备工作。11月18日,学校与智通人才合作举办了建筑综合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邀请了重庆建筑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财信集团等知名优质企业参会,提供了200余个有效需求岗位。截至12月13日,共举办各类各层次招聘会247场。
六是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筑起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建立了“三主一助”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即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社区协助。学校全面统筹、协调、组织、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开展就业市场拓展,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推荐,全方位促进就业,突出学院“主体”地位;学生社区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及协助推荐毕业生,发挥“主要协助者”的重要功能。同时,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例会制度,继续推行校级领导联系学院,各学院负责人联系毕业班的就业工作机制,筑起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