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 今年各行业职位预测 文化业配套人才前景最好
今天是:
今年各行业职位预测 文化业配套人才前景最好
来源:东莞日报   日期:2010-2-7 10:24:01   【字号:
  
  ■新的一年热门行业有所变化
  
  核心提示

  
  去年下半年以来,许多企业出现高层与低层人才的“用工荒”。专家预测,今年春节后将出现招聘和求职高峰。近日,有求职网站对去年发布的各行业招聘数量进行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各行业在经济危机之中的抗跌以及回升情况,从而展望今年的行业前景,为求职者做出指引。
  
  抗跌行业
  
  快速消费品、制药/生物工程、教育/培训

  
  快速消费品、制药/生物工程、教育/培训行业在2009年的招聘需求度续持,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均显示出抗跌的特质,也显示出充分的行业稳定性。
  
  据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日前发布的《2009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快速消费品行业在本次经济危机中成为一方绿洲,职位需求上涨较快,企业人员流动频繁,离职率高达22.5%.2009年一些业内巨头因总部下令节省人力成本,低调裁员换血,据业内人士透露,因为制度流程的规范,一些被裁的高级营销人才既拿到了丰厚的补偿,而且随即被二线品牌挖去委以重任。
  
  预测:快速消费品业销售人才
  
  高价难求

  
  快速消费品、制药/生物工程、教育/培训这三类行业在2010年人才需求量将保持。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拥有丰富销售经验及稳固客户渠道的销售人才更是高价难求。销售部门经理、销售渠道经理等岗位的年薪增长速度极快。
  
  回暖行业
  
  服装纺织、广告、房地产、汽车及零配件行业

  
  服装纺织业在2009年第一季度受到不小冲击,但自第二季度起就开始回温,之后职位需求走势稳定,维持在行业第七位。据业内人士透露,自2009年初,就有不少服装和纺织品企业就遭遇到出口严重退单的局面,但好在国内的需求拉动了服装和纺织业的需求,尤其是网购热潮,消化了相当一大批“出口转内销”的单子。市场营销、面辅料人才、第一线销售人员、店长、物流人才仍是服装纺织业的重点需求人才。
  
  而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在2009年前4个月以来招聘需求一直处于低谷,但下半年开始需求回升。据某外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深人士透露,“汽车及零配件行业的景气度从去年下半年起来了,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加57%,很多汽车的型号需要预订。工厂在招人,连之前一直疲软的汽车电子工程师也在招了好些。”
  
  预测:房产融资高手成新宠
  
  2010年房地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随着行业洗牌发生新的变化。房地产开发人才需求也将围绕资本与专业这两个关键词。在高端方面,具有资本运作方面经验的人才,融资高手、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投资总监、熟悉融资、上市运作流程的高手等将成为开发商新宠;而基层职位的需求以营销人才、中介等居多;房地产设计管理人才稳定,需求量并不大。
  
  “冰点”行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金融/投资/证券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仍一蹶不振。自2007年半导体行业从巅峰跌落,尤其是在金融风暴后不断在业内爆出公司该职能部门被收购、裁员等消息,有些业内人士难免产生悲观情绪。而金融/投资/证券则在2009年上半年遭受重击,1月还在行业top10的第四位,2月份就下滑到第7位,3月跌至第十位,自4月就跌出了top10榜单。
  
  预测:催生新兴职业金融策划师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投资理念的增强,个性化理财需求催生了理财顾问或称金融策划师这样一个新兴的职业,目前国内从事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士也大多聚集于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
  
  国家理财规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认为,“国内金融策划师的月薪约为15000元至30000元以上,年薪应该在10万到100万人民币之间”。有专家介绍,按照1个理财顾问服务100人估算,国内理才顾问的缺口至少10万人。由此看来,金融策划师将成为继律师、注册会计师之后,国内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金领职业。而获得金融策划师的资格,已经成为进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投资管理等五大金融行业的敲门砖。
  
  受关注行业
  
  文化体育娱乐业、出版业

  
  自经济危机来袭后,电影院和演出市场的生意倒是越来越红火。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的娱乐业异军突起;亚洲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韩国的网游业和影视业却突飞猛进;《阿凡达》在东莞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更是近日城中热题。2009年张艺谋的《图兰朵》在鸟巢卖出了8800元的天价,《图兰朵》的背后站着实力雄厚的风投IDG集团。据《商业周刊》报道,IDG创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表示,文化产业会成为IDG未来两年投资的重点之一,而未来他还会更多关注出版行业,尤其是数字出版行业的机会。
  
  预测:文化配套技术人才缺乏
  
  经济愈低迷,文化娱乐业就愈红火,文化娱乐行业在策划、营销、市场、公关上均需要操作纯熟的人才。
  
  圣人有哪些职场智慧孔子带你走职场
  
  开年史诗大片《孔子》近日公映,该片描述孔子从51岁任职鲁国中都宰到73岁去世,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这位“至圣先贤”最浓墨重彩的一段生涯。片中,孔子的官职从中都宰升为小司空,再到大司寇,直至成为鲁国国相,达到了人生事业的巅峰,之后事业受挫,被逼离乡,周游列国13年……孔子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和职场遭遇如何智慧应对,值得现代职场人士借鉴。
  
  第一阶段未入职场专心向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孔子好学,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之一,在当时被世人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论语》开篇就是谈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自我评价也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追叙自己一生为学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提示:多充电做“T”型人才
  
  现在的岗位大多需要“T”型人才,既有深度又有宽度,要有一项专业技能,又要见识广博,一技多能。一技在身,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怕什么都是半瓶子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做“T”型人才,当人达到一个高度时,才会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信;当人达到一定的宽度,视野才会开阔,才会有一定的气度。
  
  对于学生、未找到工作或刚失业的人来说,孔子这句话无疑值得好好深思。尤其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断变化进步的时代,我们只有经常“患所以立”,适应变化,主动充电学习,增强自己的含金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可能不被时代淘汰。
  
  第二阶段初入职场少说多做
  
  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最开始官职并不高,任中都宰。他在中都施行仁政,把地方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炫耀,孔子默默用行动说话,在中都宰一个小城的位置上,一年就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然后才能赢得国君鲁定公的赏识,继而成为小司空、大司寇。
  
  提示:手脚勤快最长见识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士来说,手脚勤快,少说多干,多学好问,不耻下问,无疑是能力和见识增长最快的方法。勇于承担责任,视挑战为机会。人在承担起超过本职工作的任务后,也就离进步和升职不远了。
  
  第三阶段业绩显著备受重用
  
  子曰:文事必以武备之,武事必以文备之。
  
  孔子因为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被国君提拔为大司寇。当大司寇时,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陪国君参加齐国的“夹谷会盟”,这是齐国设下的鸿门宴——假装友好结盟,其实想趁机挟持鲁国国君,让鲁国听命于齐国。
  
  孔子依照“文事必以武备之”做了两个方案的准备,一是调用五百乘兵马跟随前往以保国君安全,此方案因为将军故意不肯出动兵马而失效。孔子最后启用了第二套方案,发动百姓远远地用牛车拖动树枝,在路上造成尘土飞扬的情景,架势犹如千军万马马上能赶到。孔子再告诉齐国,已备好五百乘车马在不远处等候,齐国信以为真,马上撤兵,并信守承诺,向鲁国归还汶上三城。孔子不动一兵一卒收回汶上三城的事迹成为了城中佳话。国君把孔子再提升为代国相,孔子的职场走向最高峰。
  
  提示:用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风险管理
  
  在担当大任时,责任和权利是一致的,一点点的差错、计划不周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时就要多想一步甚至多想好几步。在现代职场中,项目管理办法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电影中孔子为“夹谷会盟”这个项目制定了清晰的项目目标:平等尊严,不受欺凌不受挟持,有礼有节。对项目的过程做了清晰的规划,日程、地点、负责人。为了防范可能的风险,亲自去费邑争取季孙的军队支持,又对季孙不出兵的可能制订了第二套方案。鲁国一步步取得主动,最终达成了项目的成功,也成为孔子一生从政的最大亮点。
  
  第四阶段职场遇挫态度超然
  
  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相对孔子的势单力薄,当时“三桓”家族(鲁国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合称)势力可谓非常庞大,作为一国之主的鲁定公都怕他们三分,事事都要经过他们的首肯,譬如在决定让孔子担任代国相的事情上,鲁定公就非得想方设法让“三桓”松口通过才行。孔子当了代国相之后,提出“堕三都”削弱“三桓”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之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将理想寄托于鲁定公的孔子终究敌不过手握军政大权的“三桓”。最终,孔子以失败告终,而鲁定公眼见大势已去,最后还是站在了“三桓”这边,此时得势的季孙斯巧施一计,让孔子知难而退,远走他乡13年。
  
  提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官场受挫之后,能做到两点,一是“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的超脱,二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态度。
  
  “才能和职位相匹配”是现代人事管理的一个重用原则,职位是否适当,直接决定了做人做事的成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适当聚焦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而一旦不在其位,也要毅然决然地放弃,不要干涉别人的职权行使。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放下的,这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这样才真正心无挂碍,身体才会健康,心灵才能自由。
  
  正因为孔子的超脱,他才舍得放下,然后周游列国时到处讲学。当时民间百姓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孔子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成为我国最早的平民教育家。
  
  孔子如何应对乱世潜规则
  
  虽然仕途看似顺畅,孔子却屡屡遭遇潜规则,孔子如何绕开重重阻力,决胜职场?
  
  1.孔子见南子
  
  潜规则:权色交易

  
  卫灵公昏庸无能,太子好勇逞强,一事无成,南子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卫国的实际当权者。当孔子流落到卫国时,南子便请卫灵公礼聘孔子。在孔子面前,南子作为孔子“粉丝”的另一身份暴露无遗,同时更是显露出对孔子的爱慕之情,但“流水有情落花无意”,二人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南子不管怎样突出自己的“红颜知己”身份,甚至有意“色诱”孔子,但这一切在洁身自好的孔子面前都失效。南子也因此被孔子所折服。
  
  2.与季比射箭
  
  潜规则:权限刁难

  
  “权限刁难”是非常不露声色的潜规则,用看似光明正大的手段去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在《孔子》里,孔子射箭赢了季孙斯后,季孙斯已经同意出兵,但底下公孙狃将军却依然反对,故意刁难,导致出兵不成。此举欲陷孔子于不利。孔子做出了第二套方案,利用百姓的牛车做出万马奔腾的架势,吓得齐国收兵言和。最终公孙狃的不出兵,也让孔子不仅不费一兵之力击溃了齐国的阴谋,同时收回来了汶上三城,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声势大涨。
  
  3.废陪葬恶俗
  
  潜规则:阿谀奉承

  
  在鲁国的朝堂之上,把持鲁国军政大权的“三桓”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因为他们不管说什么,其他官员均是一阵阵的附和之声。
  
  比如,对活人殉葬的丑陋旧俗,当时季孙斯的父亲季平子刚刚去世,需要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有一个几岁的小童漆思弓也是殉葬活人之一,但是求生的本能让其逃了出来。孔子先导演了鸡雉自啄尾巴羽毛以逃过作祭祀用品一事件,当大家都认为该放了鸡雉之时,孔子提出要废除殉葬恶习,放过陪葬小童,让当众附和的官员无话可说。
工程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