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省高校学生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我省今年成功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占28.9%,非国有企业渐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
今年年初,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而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就业难度。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比往年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非国有企业日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省采取多项措施,在高校就业体系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及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组织高校举办了多场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大型供需洽谈会,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灵活组织了多场小型洽谈会及宣讲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双向选择的平台。同时,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
今年毕业于青海大学的王彤(化名)现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一家制药厂上班,她告诉记者,今年和她一起毕业的同班同学除了一部分打算考研外,很多都去了企业工作,而且大部分是非国有企业。“先在企业工作,积累经验,再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王彤这样规划她的职业道路。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中,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有2800多人,占就业人数的34.2%;而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近2400人,占就业人数的28.9%,非国有企业日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相关新闻
今年我省省属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1043人,截至9月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5.6%。其中研究生毕业生445人,初次就业率为62.7%;本科毕业生有5604人,初次就业率为71.2%;专科(含高职)毕业生有4994人,初次就业率为81.6%。虽然初次就业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但实际就业人数增加694人,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